English

山的想象

2000-03-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秦晋 我有话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到桂林的人都会被那如诗似画的景致所陶醉,即便没有去过的也会从诗文、绘画、影视中熟知它,清代学者袁枚称桂林之秀美“纵有千手眼,亦难一一施雕镌”。由桂林乘船至阳朔,一路看不完的奇山秀峰,“野烟千叠石在水,渔唱一声人过桥”,你不得不惊叹天造地化的神奇。它的那种同一中的多样、宁静里的动感,它的那种生动和谐、自然完美,它的无限的丰富性和永恒的生命力,是人工无法创造的,是诗画难以穷尽的,它的审美意蕴和资源价值是可以不断发掘、永无止境的。

但在这无止境开发过程中,却逐渐形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用“象类法”欣赏自然的审美格式,即把几乎所有山峰都按其形态类比为人事或动物。有的可能是过去流传下来的,有的则明显是现代人杜撰的,不管是哪来的,太滥太频了,不仅不能启发你的美感,反而破坏了你的感受。这种格式化观赏现象不是桂林独有,而是差不多遍及所有名山大川,一开始可能很新鲜,但太多了便成了问题。它把生动自然、丰富协和的美简单化、浅俗化,搞得支离破碎,尤其是旅游事业发展起来以后,几乎构成旅游文化的一个内容,可以称之为“导游审美”。用导游小姐的话说,就是观山全凭想象,想象想象,你想才像,你不想就什么都不像。“象类法”应该说古已有之,郦道元《水经注》中就有“其石彩色形容,多所象类”的说法,不少名山亦因此而得名。但这只是赋予对象一种生动形象而又便于记忆的称谓,并非就是感受自然美的最好方法,更不是唯一的方式。应该说,其中也确有精彩之笔,但绝大多数是牵强附会之作。不是一切想象都能够给山水增添灵气和活力,如果这种“想象”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比附”上,而且逢山便有、张口就来、处处皆是,观赏自然的情趣便全然没有了。它把人们的欣赏能力引到判断像与不像的能力上,把人们的欣赏水平降低到猜猜看的水平上,在这种环境中,人们竞相在一个与审美无关的问题上动脑筋,甚至把某山某岩从某个方向看像某某视为一种重大的文化发现。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无助于对美认识和体验的深化,还能造成人的审美分析麻痹和美感思维枯竭。

欣赏大自然需要有丰富的想象。但艺术比拟、审美想象同简单的类比是有区别的。这只要看看古人是如何比拟和想象的就明白了。我们不妨随手找几个例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汪承爵)“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苏轼)“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陆游)“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柳宗元)“初行山间,望芙蓉、石廪、天柱诸峰,皆摩霄插云,森如列戟,争奇竞秀,莫肯相下。而祝融乃藏诸峰间,才露顶如髻。及登峰首,则诸峰顾在屐底,若揖若退,若俯若拱”。(张居正)我想,我们至少可以从中看出以下一些特点:其一,艺术想象中的比拟不是类比。它所追求和表达的是虚拟而不是真似,是心理感觉和视觉印象而不是理性判断,是主体精神外化和对物的特质抽象的结合,而不是寻求与原刺激物相当的事物或推衍物。这里提到的银河、玉簪、神女、牛马、熊罴等都非实比而是感觉和意象,它们是想象的结果同时又为想象留下了余地。艺术想象需要夸张和浪漫,距离产生美感,太实了就失去了魅力。其二,艺术比拟不是为了制造现实的翻版和机械地复制客观,而是要突出反映意识和情感的状态。像“森然欲搏人”,“然相累而下”,“冲然角列而上”,“若揖若退”,“若俯若拱”等都是用人的情感表现物的状态,使无生命的山石具有了生命活力。如果过于拘泥直观相似,这种体现人类情感和生命意识的状态就很难表达出来。其三,艺术想象是创造性思维,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心理形式。同样是“发现”,艺术想象的“发现”是一种更深刻的、更有个性的、更富有文化内涵的、更能唤起遐想和引起共鸣的发现。譬如神女峰(望霞峰),并非此峰酷似“神女”,而是它纤丽奇峭、变幻多姿,在想象中与神女的神采、气韵、风姿有内在相通之处,所以陆游说:“宜为仙真所托”。就是说,确实适宜作为巫山神女的化身。再加上赤帝之女葬于巫山、神女授“符书”帮夏禹治水以及楚怀王巫山云雨的传说,使神女峰所展现的女性风采和所蕴含的精神情感达到了一种超现实完美,是任何一尊同主题雕塑都无法媲美的。在这里,像,是一种意象;真,是一种幻真。审美的真谛正是在这种似真非真、似像非像之间。所以发现“美”要比发现“真”更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在如此多的“象类”之中真正流传下来并被普遍认同的却很少的缘故。以上举的是文学作品中的例子,但审美不是文人的专利,文人往往要从民间获取艺术感觉,神女峰就是代代相传、大众审美的创造。

艺术比拟是依据思维的独创性原则,一般类比是根据思维的相似性原则。对山的想象也许不是什么大事,但这种十分广泛的“导游类比”所反映出的思维方法却是值得重视的。相似性思维对中国人来说决不陌生,我们有个成语“照猫画虎”,还有句俗语“依样画葫芦”,讲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种思维方法不会出格也不会出新,没有惊人之举,亦无越轨之过,如一旧诗所言:“官职须由生处有,才能不管用时无。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相比之下,我们缺乏的是创造性思维,是那种有独特见解的、有进取精神的、有创新意识的、有大胆想象的、有充分自信的思维方式。如果这种思维方式能够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和思维传统,那它就会极大地改进和提高我们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并在一切方面展现出开拓性创造性的力量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